< 回上頁

思维突破:确认需求做服务

人资观点

文/许川海 (五零七零企业管理顾问,著作有「为你的生涯规划定位」、「为成功加码」、「策略管理」、「引爆商机」等书,脍炙人口)

营销的概念,长期以来已成为各个行业的常识,然而根深蒂固的意识,却使许多人虽言营销,做的只是推销,只知强力推销自我,包括产品、技术、能力、形象等,因此注重质量、品牌、规模、价格等,忽略从顾客的地位看事物。这是所谓的产品导向,一切以供给为核心思想,所以强于代工弱于市场开发。

并不是说不该重视质量、成本等,只是当自我的意识过于强烈,注意力只放在大量地销售产品,习惯性地想藉规格化以降低成本与售价,缺少思考如何创新产品以提升价值,只顾单向地检讨自我,感觉不到终端顾客的需求,以致只定位在价廉物美的框架内,不能因应需求,藉市场区隔创造更多的产品和更高的利润。

服务业是个贩卖非实质物品,仅以行动或无形商品满足顾客需求的行业,既言服务,就会与顾客直接接触,提供面对面的服务,因此最能感受顾客的需求,也最能掌握供与需的交易。倘若对需求无感,就达不成交易或不能持续获利。

每个人都有上餐厅吃饭,向服务人员招手,却没人注目或理会,等待了半天憋了一口气的经验。餐厅是服务业,本可立即反映顾客的需求,倘若未能做到,就显示不出价值,顾客肯定就会留不住,生意也可能会衰退甚至消灭。

且以卖牛肉面为例,台湾的牛肉面世界闻名,过去几年甚至还举办牛肉面节,评选最佳的前三名。问题是再怎么好吃也吃不到,因为或是距离遥远,或是地点不明,且即使找到地方,光排队等待的时间,就让人没有味口,这是以产品为导向的作为,自我限制服务的对象。

既然是服务业,就该以顾客为导向,除了提供美味的食品,更要设计广告、安排流程,让顾客知道餐馆的特色,在什么地点,有多大的客容量,怎么做或怎么去可以吃到美味的食品,还让顾客上门后,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排队等待,可以宾至如归,让人感到称心满意。

服务业的商品自然是「服务」,提供服务的人必然会与服务联结成一体,同样的服务,却因服务的人员不同而使质量与效果不同,难以维持一致。基于此,顾客自然会择人服侍,服务人员自身就变成商品供人选择,这时候,这个服务业的商品究竟是工作者还是工作的内涵,常使人迷失,也掌握不到生意的精髓。

因此投入服务业,许多人会陷入搞不清产品的困惑,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生意,卖的是什么产品,以致即使创业也成就不了事业,譬如清洁服务业,可以雇用清洁人员为顾客清洁,也可以服务清洁人员为期中介顾客,于是清洁人员与清洁事务何者为商品让人困惑。若强调服务,则人的变异无法使质量划一,若强调服务人员,则服务不及众,且因人员异动生意无法延续。

就服务业而言,服务是一种商品,但就工商业以及整个社会,包括政府与日常工作,服务也是一种概念,这个概念以便民、利人为核心。把服务融入商品,不管是有形的产品或无形的商品,即使非直接销售给消费者,也须涵盖便民与利人的思想,这便可融入营销的意识,藉分众或区隔市场而使产品或服务创新价值。

「务」这个字代表事情、工作或劳动,服务就是代客去从事这些事情、工作或劳动,以获得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。要做好服务,就须使顾客满足于所事之务的质量与内涵,做好这些事务有三个基本态度:「用心、用能与用智」!

所谓用心,形之外就是对顾客的关心、知心和贴心,发之内就是服务者包括人员与组织的热心、细心和专心,让顾客舒心和放心。营销重视顾客的需求,顾客的需求正是使用产品与服务所感觉的信心、舒心和放心,而用心则是真正地发自内心去感受顾客的需求和不便,从而提出所需的产品和服务。

谈用心说来容易做起来却经常变质,因为所有的服务皆由人来做,人会因情绪影响服务的质量,譬如昨夜与家人吵架或昨晚没睡好等等,也会因见识不足或反应不快而不能将心比心,体认顾客的需求。

既然所有的服务皆由人来做,那么服务的质量与内涵就关系商品给顾客的感受与价值,顾客会因此择人而侍或择店而侍,「如何让服务人员的能力与所做的服务无分时段、地点与对象,皆能质量一致」,那是对经营者的挑战。

正确的做法就是使工作标准化和流程化,让服务没有缺失,不至因人的情绪或见识影响工作的质量。然而这又有一个前提,就是工作标准化和流程化之前,必须已确实观察和认识顾客的需求,否则服务变成刻板的动作,仿如衙门的作业,让顾客感到官僚型的压力,反而会把顾客吓走。

人的智慧贵在能够使事做得好,做得更好还要再好,用来表达「好」的意境就是身、眼、耳、鼻、舌、手等的感受,以及美味、悦耳、迅速、足量、便利、安全等的评价,做好服务就在「用智」改善工作的质量,「用能」让服务发挥效率与效益,以得到顾客的满意与爱用。

服务业最重管理,不能让服务人员个人的情绪或质量,影响服务的质量,也不能让服务人员的能力与见识,减低服务的价值,因此讲究定期的培训和修正,让人员服务的质量与态度保持一致,也让商店或群体服务的质量与价值一致。

服务业发展至今,已由出卖劳力或劳务,扩展至出卖「知识、能力、技术、品牌、形象、声音、景点、情报、仓储、通路、感受」等等有形或无形商品的服务,且即使政府或公家机关所做的事也为服务,此所以夜里众人皆眠时,护理、警察人员等还守着岗位没睡,过年时期,家家户户都在团圆围炉,却有许多人回不了家仍要工作,以便让需要外食的人有餐可吃,让交通顺畅、居家安全。

再来看制造业,制造业和服务业在本质上和心态上有所不同。制造业本质上是以产品和生产为重心,强调技术和质量,服务业本质上以市场和顾客为重心,强调满意和价值,因此两者在心态上有「律己」和「利他」的不同。

制造业藉自我的产品获利,居于律己的心态,强调自我与管理,重视生产力和竞争力,在乎质量与成本以及经济规模,要以「最佳产品」或「最低成本」立足于竞争以创造利润。

以利他为本的服务业,关心的是顾客的问题和市场的需求,因此在乎商品是否能解决顾客的困难,质量与功能是否符合顾客的需求。这种心态强调经营,强调顾客满意度,强调功能与效益,以「最佳服务」或「最满足需求」立足于生意。

由此看来,即使是制造业,倘若心态上转型为利他,以需求为导向,则不但能创新产品、创新功能和创新应用,还可以创新服务和创新生意,从而突破困境,为艰困的经济开创新机,且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,只要从心而发,关心和体贴顾客,用能与用智,皆能为本业创新价值,开创广阔的新天地。

订阅/取消电子报

选择您欲订阅/取消的类型

订阅电子报

已经是会员了,马上登入,即可订阅电子报

还不是会员吗?免费注册

订阅电子报

尚未通过Email验证?马上验证

验证成功后,即可订阅电子报

本网站不支援IE8浏览器,如您要填写履历及使用功能,

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IE9以上 / Mozilla Firefox / Google Chrome

關閉
本网站最佳浏览呈现,请使用Microsoft IE9以上 / Mozilla Firefox / 百度浏览器 / 360安全浏览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