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者/曾郁卿(Chrissie)
这几年我在企业执行主管教练服务历程中,很多时候,我都有机会听到这些高阶主管感叹,同仁没有工作热诚、很难叫得动他们、不愿主动思考,抱怨为何这些同仁无法跟他们自己过去年轻时一样的卖命。对于同仁的如此状态,他们感到无奈也很受害。
如果您现在身为主管,您大概也有类似他们的体验。如果您身为父母,您大概也常常有种感觉,现在的孩子跟我们以前真是不同,真是无法理解他们的脑中在想些什么。即便还未成为别人的父母,这类大人的无奈,您应该也不觉得陌生。
无可否认的,世界真的正在改变,而且正以飞快的速度向更多的『不安定性』与『不确定性』方向前进,不管此时此刻您有没有这份体验,它都正在发生,而且越来越无法预测。这些『不安定性』与『不确定性』,让现今的领导者与为人父母的,都需要面对一个残酷,就是那些过去自己认为很成功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模式,都渐渐无效且不再那么理所当然。很显然的,持续再抱怨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越来越不一样,怎么都听不懂我们说的,这样的抱怨似乎也产生不了什么效益。然而,有趣的是,大家知道无效,还是不断的挂在嘴上。
世界改变了,做事的方法也要改变;管理的人不同了,方法当然也要有所不同。领导者持续使用过去的方式进行管理,如何还能与过去一样的成功。许多领导者有着这样的盲点,认为使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同仁与不同的事件,成果依旧『应该』与以前一样的丰硕。如果有要改变,也是同仁需要改,怎么会是领导者要改。满口倡导『改变』的是领导者,自己却不改,这样的『言行不一致』,不也是很吊诡的一个组织领导行为。
企业教练的历程,就是透过协助领导者愿意先行进行改变,透过自己的改变催化整个团队的改变,以达到组织更美好的未来。首先,领导者需要改变的就是不要再强迫同仁使用您个人过去成功的方法。您深深知道,您过去成功的方法,已经再也不是保证有效,同仁如果长期不思考,每次都被迫采取您的方法或是习惯来跟您索取做事的方法,有一天,您给的方法失效了,同仁不会认为是他们自已的问题,他们只会说,老板的方法也无效。在这几年的企业教练经验中,我常听到这类推卸责任的说法。
教练型领导,是领导者在组织领导的过程中,愿意接受自己的方法非绝对的对、愿意放弃使用『完全教导』的方式,而改采取企业教练中非直接取向(non-directive approach)的观点,透过仔细的聆听、问好的问题,协助组织同仁看见自己的盲点,负责任的思考并找出自己的有效方法,并有承诺的展开行动并取得成果。企业教练的历程,就是透过外部的教练协助主管体验并经历这样的非直接取向历程,最后找到适合自我的有效方式去领导团队。这是一个非教导、没有标准答案的历程。客户知道要的是什么,教练在教练过程中协助客户不断的提升自我觉察的能力,透过看见更多自己的盲点,客户有机会重新做新的选择,并对选择的结果负责任。
很多时候,我们不改变,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改变。如果有机会让客户知道维持现状不改变所带来的代价为何,客户通常愿意为自己做些甚么事。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团队的带领上,教练型领导如何能协助同仁看见现状,当同仁看见自己不改变可能要付出的代价时,通常改变的动力就会提升许多。
教练型领导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自我修炼的历程,未来在每期的精英电子报专栏,我将为大家做更多的介绍与说明。希望在这新的一年,读者可以藉此专栏体验这种新的管理思维。
※ 教练反思问题:
1. 在您的职涯过程中,您是否曾遇到过哪位主管或长辈,他们不常给您方法,或要您怎么去做。很多的时候,跟他们谈话之后,常能启发您有新的思维。
2. 在工作或是生活中,当您面对与您不同的意见或想法时,您通常的反应是如何?你的反应通常带来后续的结果是如何?
3. 您认为改变很重要吗? 您最近在自己生活上的一个改变是什么?别人如何体验到您的这个改变?
本文原载「圆梦教练部落格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