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教练与教练式管理
到底什么是「教练式的领导人」?让我们先谈谈教练是什么?
教练(Coaching):教练是一种伙伴关系,在过程中不断启发客户的创意及思维,激励客户,让他(她)们的个人及专业潜能发挥到极致。这是ICF(国际教练联盟)对教练的定义。
从企业角度来看,教练式主管先要把属下当成客户,时时启发他们的创意与思维,不要让属下老是听命行事。主管能不能看到属下的潜能?时时鼓励他们,让他们也能相信及发展自己的潜能,这就是教练式领导人的风范。而这样的领导人,才有能力替公司培养人才,因应未来企业发展的需要。
企业教练的价值:
- 主管与关键人才加值能力提升,将企业由 A 推向 A+ 的境界
- 激发人才创新潜能、提升影响力,使企业达到最佳营运绩效
- 建立高效团队,创造团队合作带来的最大效果
教练与全球领导力
教练与领导的关系就在「启发」与「激励」上,教练用问问题与聆听的方式来启发客户,用肯定来激励,而一位21世纪的全球领导者的前5项核心技能中,「重视多元化,建立伙伴关系,及分享领导权」全都与教练核心理念与技能相关。
重视多元化的基础在「尊重」,这也是一位专业教练最重要的信念「尊重不批判」。资深及资浅的员工的需求有何不同?我们身为主管能不能知道每位属下的长短而让他们能彼此互补?我们是否了解每位属下的价值观而不批判?我们如何用适合对方的方式来激励对方,而非用一致的方法?
建立伙伴关系需要用到教练的沟通技巧,这包含聆听,提问,转念及有效回馈。这些技巧的背后的教练理念都是“放下自我“,如果没有放下自己,所有的技巧都不会有效,如果您有怀疑,只要来上一堂ICTP的聆听课程,马上就会得到回馈,用自己的价值观(自我)来聆听,会完全听不到对方真正的想法。
分享领导权分享领导权指的是领导者有能力授权给更有专业的人, 创造一个「共好」的环境,这需要用到教练的「教练当下与启发觉察」的能力,知道自己的「能」与「不能」,承认自己也有极限,是能够分享领导的重要自觉。除了知道自己的不能,还要能彰显他人的「能」,彼此合作,才能满足公司全球化脚步的需求。
教练式领导的价值:
- 建立组织内教练式谈话的模式,有效提高团队绩效
- 在团队中运用教练式谈话的技术、提高生产力、领导效能及工作氛围,成为高绩效的主管。
- 形塑团队建设性的沟通文化。
- 提供主管领导团队的工具,建立信心,提升领导力。
- 协助参与学员建立社群,促进彼此交流,相互教练的正向风气。
领导与管理
每位主管都有领导的能力,不要忙于管理,而忽略了自己也是一位领导人。而唯有领导,才能得到人心,唯有学习教练式的领导,才能让自己在领导的路上走的更有力。
领导者:Do Right Things 做对的事
- 强调“What"愿景
- 注重人性管理
- 追求组织的效果性(Effectiveness)
- 用教练方式带领
管理者:Do Things Right 把事做对
- 聚焦在“How”(方法)
- 工作/程序/资源管理
- 注重(组织的) 效率性 (Efficiency)
- 用纪律/法规带领
效果与效率的差异举 Mother Teresa 的仁爱之家就是最好的例子,去仁爱之家的志工被要求一定要亲手洗及晒病人的衣物,也有人想捐款买洗衣机及干衣机,以增加「效率」,但都被 Mother Teresa 婉拒了,她的理由是「志工一定要亲自接触病人,给与爱与关怀」,这个决定的「效果」就是每位志工都对照顾贫苦无依的人有非常深刻的体会,回来后也对自己的生活更加感恩,对 Mother Teresa 的景仰与敬佩就更非言语所能形容了!
(笔者/梅家仁 Leadership and Spiritual Coach 领导力与心灵教练、国际教练联盟台湾总会 (ICF Taiwan Chapter) 常务理事(2008)
IMC精英提供「专家派遣、企业教练、员工转职辅导」等服务,协助企业进行转型、提升竞争力,培育人才,欢迎与我们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