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导一个中小企业,主理事业的发展,通常即是创业者,然而创业者是否即是创业家?何谓创业家?创业家具有怎样的特质?是否须创业成功才能被称为创业家?两者的意义有何不同?两者的成就又有何不同?
不可否认,成功者多少都有几分运气,但究竟是「三分运气、七分能力」还是「七分运气、三分能力」,这因为创业者各自的际遇不同,看法也不同。不过相信未经砥砺与历练,全凭机运的成功者,愧称为创业家,只有善用能力、拥有以下特质且创业成功者,才称得为创业赢家。
一、卓越的眼光:
每个人都有所谓的命运,「命好的人」出生后受父母或长辈妥善的照顾,不愁吃不愁穿,长大后还可以承接父母的事业;「运好的人」生逢其时,势助其盛,想做什么或想要什么都能达到目的,是所谓心想事成。
我们知道「凡是投入创业的人即是创业者」,但是创业者是否够资格称之为创业家,这并不在于是否创业成功,而在于是否具有特质,因为有些时空因素,譬如天灾、战乱,非创业者所能控制,纵使怎么卓越,也会失败,然而只要具有创业家特质,创业者所创的事业才能持久,成就也才能辉煌。
所谓「时势造英雄」,创业者想要成功,要有生逢其时、身历其境的运气,然而即使鸿运当头,也要在机运到达时,有能力辨识机会,并且让自己受益于这项机会。所谓创业家,在有敏锐的眼光,能够看清时势的变化,能够认清机会,能够趋吉避凶,进而能「借机用势」,创造长久的事业。
二、凭借的专长:
生意是由「提供商品、满足需求、达成交易」而成就机会。其根源在于能有所供给,否则即使知道需求,没能力供给也完成不了交易,掌握不住机会。供给商品不管是产品或服务,凭借的就是专长,没有专长或专长不够熟练,就没能力做成生意,因为是专长在产制商品与提供服务。
专长有其「价值」,这项价值以需求与交易为导向。没有需求的专长,完成不了交易,而不能做交易的专长,譬如阳光或空气,只能使用不具交易价值。创业者须具备怎样的专长才能有利于创业?这在于是否同时具有使用价值与交易价值。
「能」与「会」或「擅长」等代表一个人的使用价值,然而倘若没有人愿意为这项专长花钱做交易,就没有交易价值,由此,拥有「创造商品、促成交易、维持营运与成就事业」的专长或能力,才得用以创业,也才显示创业家的特质。
三、旺盛的企图:
人经常会有迷惘,不知何去何从,目标在哪里,该做些什么事,如何让自己过得富有和愉快。人也都有惰性,因缺乏驱策自我的心态和毅力,容易在受拙或劳累的状况下,放弃想做的工作或想追求的事务。
法国有一位富豪,在其临终前提供百万法郎,委托一位律师,以一年为期公开征答「穷人因为欠缺什么而贫穷?」。虽收到四万八千多个不同的答案,但一年后公布的答案只有一个字「Ambition」。穷人就是因为缺乏「野心」,也就是没有驱使自己去赚钱变富豪的企图心而让自己贫穷。
俗话说「吃得苦中苦、方为人上人」,但这份耐心与毅力,皆建筑在旺盛的企图心上,是企图心让人有个目标与方向,愿意忍饥耐劳,为成就事业而牺牲自我的时间和精力,用自有的积蓄,去甘冒风险,挑战竞争与未来,创造期待的收获。
四、策略的心思:
学兵法者都知道要「谋定而后动」,这个「谋」字,在于确认目的,去思想与考虑,因清楚各种状况,得到「达成目的、解决问题」的方法,这个方法能让人「无中生有、以小博大、趋吉避凶」,有了这个方法再采取行动。
任何事情不行动就没有结果,强调谋定而后动,不在漠视行动,而在规避莽撞的风险。创业者多是以小本谋大利,想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果,因此冒不得大险,更需要避免「未经思虑、没搞清状况」就贸然行动的莽撞。
所以创业赢家,会有「胜兵先胜而后战」的智慧,这项智慧奠基于慎思,以审度环境、量力而为做为基准,思考应有的行动,规避必然的风险,用策略的模式思考行动,并以策略指导行动。
五、果断的行动:
事情的成败,取决于行动。许多创业成功者,喜欢自衿自我的成功肇因于果敢的行动,但是却忘记自我辛苦创业,在挫折中挣扎和花费时间于摸索的苦痛,不知道自己若事先能深思熟虑、善做规划,自我创业的时间可以缩短,收获可以更大。
凡事犹豫不决,缺乏信心,光做思虑而不行动者,由于欠缺果断的魄力,不能独当一面,只能奉命行事,既不适合当领导者,也不适合创业。光强调行动而忽略思虑,虽有勇气因欠缺计画,容易变为冲动,会如乱冲乱撞的无头苍蝇,只是白费自己的时间、精力和金钱,成就不了什么事业。
事情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可行,虽有风险也要当机立断,所谓「择善固执」,在能识其善、循其善,果断地行动。唯有「知道什么对自己有利,怎么做才有效」的行动,这个「善」才能见效。
六、用人的气度协助:
创业家之不同于创业者,在于他(她)们深入研究机会,并集合「见机者、决策者、企划者、投资者、冒险者、领导者与执行者」于一身,必然有其特质,才能成功地抓住机会、创办事业。
随着事业成长,企业的成员扩大,创业家必须领导一群人,共同经营事业,让事业持续营运和成长,从无变有、从小变大,成为名符其实的赢家。
事业之所以能够成长和壮大,绝非一人之力可以达成,因为事业的经营变化多端、千头万绪,有赖各依专长、各领责任又分工合作,事情才会圆满。创业者在创业初期扮演的是执行者的角色,但事业一旦成长,就须扮演领导者,需要识人与用人,发挥团队的运作。
用人的诀窍,在于赏罚分明的制度。轻赏重罚可以除弊,但是事业不易成长,重赏轻罚,工作者不怕犯错,戮力向前,事业自然蓬勃发展。许多当老板者,深怕奖赏过度,自己的所得缩水,这就显示气度不足,欠缺领导者的风范。想要善用群力以小博大,就须有「与人分享、合理分配」的智慧与气度。
(文/许川海五零七零社会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资深顾问)